严国俊:关于加强南京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5-01-26 浏览次数: 11

一、背景

 南京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江苏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市在中药产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根据目前可查的最新统计数据, 2022年,江苏省规模以上中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1.2亿元,30多个中药大品种年销售过亿元。但生产规模大、品牌强的龙头中成药企业不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是欠缺,2023年江苏省有四家企业进入了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分别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江苏济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南京市没有一家企业入选,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其中药产业产值应占有相当比例,且随着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南京市的中药产值具有较大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可为南京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源泉

二、现状

 南京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药企业的蓬勃发展,知名中药企业包括南京同仁堂、金陵药业、中山制药等企业。这些企业在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为推动南京市乃至全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省内外其他规模中药企业相比,无论是产值、销售额,还是研发、利润等指标,均不占优势。南京市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推动南京市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建议

1.加大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积极支持中药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优势领域攻关,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对积极参与的企业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例如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地方职能部门助力中药产品进入市场

 鼓励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优先采用本地中药企业生产的医保目录内和基本药物目录内的优质产品,提高其临床应用份额。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定期召开专题药事会,为中药产品进入医院畅通渠道,解决中药“进院难”的问题,促进中西医有效结合、中西药并用。

3.推动中药企业设备升级改造

 结合政府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引导中药企业采购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且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设立专项基金,对进行设备升级改造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增效减本

4.鼓励企业加强中药质量品牌建设

 鼓励中药企业弘扬工匠精神,注重中药产品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中药品牌建设活动,对获得知名品牌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于老字号等中药品牌企业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南京市中药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5.加大中药新产品研发支持力度

 引导中药企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对中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鼓励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对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院内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的有利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经典名方和院内制剂的转化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安全、有效、质量可靠现代中药新药,提升中药企业核心竞争力。

地方政府设立中药新药研发专项资金,加大对南京市级中药产业相关概念验证中心、中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的投入和扶持,对研发成果显著,产品转化在南京市域中药企业研发机构或团队设置奖励资金。从研发源头推动促进南京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欢迎关注南京中医药大学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苏ICP备11032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