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明: 关于加强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5-01-26 浏览次数: 12

 背景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又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中医药博物馆作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江苏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2022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展陈面积4500㎡,馆藏中医药历史藏品3900余件,收藏、研究与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高校专业博物馆,该馆在自身建设、管理体制、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待解难题。

问题分析:

1.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自身局限馆藏藏品资源有限中医药文物是文物分类中较为冷门的一类,本身存世量稀少,市场流通的中医药文物大多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药瓶药罐、近现代中医处方、药店仿单等物件,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但往往信息量有限,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都相对较弱。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展厅内很多展品都是复仿制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展体验。二是博物馆人员短缺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尽管具备了完整的组织架构,但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的挑战。当前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且专业背景差异较大,在维持日常运营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

2.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支持高校博物馆工作的政策为引导和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2017年江苏省开展等级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的一对一对口帮扶工作,2023年江苏省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引导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多项扶持政策和支持措施,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但同样作为资金、藏品、人才短缺的高校行业博物馆,游离于行业管理体系之外,使得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难以获得来自博物馆行业内部的诸多支持

3.博物馆没有得到相关行业学会应有的关注。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成员单位,自2018年后再也未收到过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举办的会议与活动的相关通知,这种情况导致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也限制了其获取行业最新动态、分享经验以及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具体建议:

1.推动公共博物馆对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支持公共博物馆藏品丰富,比如南京博物院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南京市博物馆藏品十万余件(套),其中不乏中医药相关文物,遗憾的是,这些文物或许鲜有机会公开展示。鉴于此,应当积极寻求途径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争取通过医学文物的调拨、复制或借展等方式,让这些文物重新焕发光彩。

2.促进公共博物馆与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之间建立合作共建公共博物馆与行业高校博物馆在藏品资源、展陈内容和服务对象上各有侧重,但也存在互补的空间。公共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馆藏文物、专业的展览陈列能力、成熟的科普讲解经验,可以为高校博物馆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支持。而行业高校博物馆则拥有独特的藏品资源和研究视角,这些也是公共博物馆可以借鉴和合作的方面。

3.加强文物行政部门对高校博物馆的政策支持建议出台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的相关政策,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到现有的帮扶体系中来,支持高校博物馆专业人员到等级博物馆短期培训,或选派等级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到有需求的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指导业务,提高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目前博物馆的运营资金只有校内拨款,仅可以维持博物馆的基本运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为高校博物馆提供专项的资金扶持政策

4.发挥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议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定期举办针对高校博物馆的专业培训活动,内容涵盖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支持高校博物馆与公共博物馆的合作,强化博物馆间信息交流,共同开展展览陈列、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活动以此来带动高校专业博物馆建设与发展。

 


欢迎关注南京中医药大学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苏ICP备110325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