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党外知识分子和广大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教育系统部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动员部署,广泛发动组织统战干部、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加。学校报送《胡孔法:“践行民盟精神,献身中医药科技创新”典型事迹》,入选省委教育工委“党外人士典型事迹”。
一、 人物简介
胡孔法,民盟盟员,省政协委员,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已被SCI、EI收录80多篇,主编规划教材专著8部,取得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多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20余项。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等。
二、主要事迹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立场坚定
作为民盟成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守“忠心报国,矢志为民”的赤诚初心,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强化政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将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积极参政议政,履职成效明显
作为省政协委员,坚持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中医药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围绕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切实有效地开展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工作,找准地方经济、教育发展、中医强省等热点难点问题,选准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撰写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近年来共提交提案、信息30多件,多项提案获江苏省政协重点督办提案、重点提案、优秀提案、好提案和省领导批示。其中2020年撰写的《加快创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应对体系》调研报告获时任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同志批示;2023年参与起草和完善的《关于依托神威超级计算机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科学软件中心的建议》建议信获许昆林省长批示;2022年负责撰写的《关于全面推动我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建议》集体提案被列为2022年省政协重点督办提案,获杨岳副主席批示并被省政协表彰为2022年度好提案;2017年负责撰写的《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建议》集体提案被列为2017年省政协重点提案,获蓝绍敏副省长批示并被省政协表彰为2017年度优秀提案。所撰写的《推进我省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获2023年江苏教育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政策的几点建议》获民盟中央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聚焦“智能+中医药”,为建成健康中国凝心聚力、献计献策》获全省高校统一战线开展的“我的同心故事”主题征文二等奖。
(三)勇于担当作为,双岗建功立业
作为学校民盟基层委员会主委,在学校党委和民盟江苏省委的领导下,发扬主动担当的精神,在科技创新中关注人民健康需求,致力于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普及性和有效性;带领全校盟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创造了显著成绩,呈现出思想宣传形象好、参政议政效果好、服务社会反响好、立足本职业绩好、自身建设局面好等崭新风貌,近5年民盟南中医委员会先后被民盟中央表彰为“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八十周年先进集体”“先进基层组织”“民盟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高校基层组织盟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全国性荣誉;本人也获得民盟中央 “高校基层组织盟务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以及江苏省政协优秀委员和江苏民盟参政议政、反映信息、组织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先进个人等10多项荣誉。
(四)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智能化
作为学科带头人和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秉承民盟 “学有专长,甘于奉献”的传统,坚持科学精神,在中医药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立足于“智能+中医药”需求,带领团队在中医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问题攻关,以中医药传承发展为导向,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法,研究中医临床大数据的获取和存储、挖掘与创新应用,特别是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智能挖掘、分析和运用。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0多篇,获发明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多项,并成功地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医临床大数据分析、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挖掘、中医临床诊疗知识图谱构建与知识发现等实际应用中。获201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2017和2020、2023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