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

王明强:关于加强我省养老服务业人才供给的建议

我省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其中南通、泰州、扬州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据《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截至2021年末,我省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883.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15%高于全国(18.9%)3.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49.60万人,占比17.04%,高于全国(14.2%)2.84个百分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省老年人的占比将超过26%,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我省立足省情民情,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的顶层设计,2011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2015年在全国率先制定《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2022年修订),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21年,省民政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增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10所以上,毕业生年均超过3000人;从事各类养老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总数不少于15万名,其中通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不少于10万名。

当前我省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和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与社会需求相比,养老服务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培训供给不足,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历进修途径匮乏等。为此建议:实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根据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结合养老服务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依托高校、职业培训,构建以生活照顾人才为主体、以医疗护理人才为支撑、以机构管理人才为重点、以教育培训人才为保障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一)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专项资金保障,推进相关政策落实

因时制宜优化符合省情的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对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的人数、结构、培训等进行整体谋划,并把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纳入全省和地方政府的人才发展规划;其二,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行业标准,进一步推行养老服务专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三,完善落实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制度,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培养体系;其四,优化实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称认定制度,畅通职业晋升渠道,拓展职业发展前景;其五,完善实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奖励和补贴制度,进一步加强评价激励机制,提高行业吸引力,调动在职人员从业积极性。

(二)积极发展养老服务教育,科学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的政策扶持,支持引导各高等院校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构建政府与学校、行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四联动”协同机制,形成跨领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教育规模,以顺应全社会对养老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对在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就读,且有志于投身养老服务行业的在校生制定学费减免、专项奖助学金、企业资助订单培养等制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尝试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培养。

(三)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社会职业教育系统

建议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职业教育系统,从省市到地方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中心,面向社会人士免费提供养老服务职业介绍、学习研修、实习实践、专业资格认证等服务,为其投身养老行业提供从就业支援到职业培训的一体化服务。

(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加大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

建议从战略高度,全局视角,对我省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培训提高做出整体规划,发挥医学院校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在招生、学历教育、就业和在岗培训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中医院与养老院等机构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在养老机构中建立和强化中医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能力,医生、护士与养老机构护理员建立技术指导关系,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能力。

(五)营造尊重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建议新闻媒体广泛参与并系统报道养老服务,积极宣传德技双馨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先进事迹,使社会大众认识到养老服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纠正社会上部分人群对养老从业人员的偏见,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有志之士参与到养老服务行业。将南京市“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向全省推广,鼓励教育部门与民政部门通力合作,组织开展面向大中小学校学生的养老服务体验、宣讲、教学等职场体验和现场实习活动,深化年轻学子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理解。